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为保障行政法规体系的一致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国务院对机构改革涉及需修改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清理,国务院决定对1部行政法规和2个国务院决定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2024年1月9日-12日,国际清算银行(BIS)以视频形式召开行长例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与会央行行长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人工智能在央行领域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一同参会。
近日,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巴西在巴西利亚主持召开任期内首次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这一主题,讨论了2024年G20财金渠道下主要议题的工作计划,包括推动经济发展、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发展可持续金融、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基础设施投资、落实国际税收改革等。 会议期间,宣昌能副行长与部分国家财政和央行副手举行双边会谈,就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交换了意见。
会议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党委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为央行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障。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狭义货币(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全年净投放现金8815亿元。
初步统计,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66万亿元,同比下降10.2%;委托贷款余额为11.27万亿元,同比增长0.2%;信托贷款余额为3.9万亿元,同比增长4.2%;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49万亿元,同比下降6.7%;企业债券余额为31.11万亿元,同比增长0.3%;政府债券余额为69.79万亿元,同比增长16%;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43万亿元,同比增长7.5%。
初步统计,202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多3.4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2.22万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206亿元,同比少减304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99亿元,同比少增338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576亿元,同比多增757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84亿元,同比少减16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63万亿元,同比少425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9.6万亿元,同比多2.4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931亿元,同比少3826亿元。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
2024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荣誉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并主持“全球经济与滞涨:回顾与展望”学术讲座。萨默斯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回答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参会人员提出的关于全球经济形势、美国经济前景和中国经济转型等方面的问题。
陆磊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的智慧力量,诚恳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就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等有关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会议指出,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扩大金融开放,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平稳推进机构改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召开年终决算工作会议并到清算总中心北京中心慰问年终决算干部职工。会上宣读了中国人民银行党委慰问信,充分肯定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科技、国库、会计财务等条线2023年度工作成效,并向干部职工致以节日问候和新年祝福。
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看望慰问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人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红燕陪同。